Nang Xian Ba Se Temple
  • 首頁
  • 最新消息
  • 多紥仁波切簡介
    • 上師行程
    • 影片分享
    • 約見上師
  • 囊謙巴色寺 (青海)
    • 供三寶活動
    • 籌建【蓮花生大士】聖像
    • 講經台工程報告
    • 籌建孤兒院現況報告
    • 囊謙巴色寺近况
    • 2019年巴色寺探訪之旅
    • 2018年巴色寺探訪之旅
    • 2017年巴色寺探訪之旅
    • 2016年巴色寺探訪之旅
    • 2015年巴色寺探訪之旅
    • 2014年巴色寺探訪之旅
    • 2013年巴色寺探訪之旅
    • 2012年巴色寺探訪之旅
  • 囊謙巴色寺有限公司 (香港)
    • 最新資訊
    • 组識架構
    • 社會服務
    • 鳴謝
    • 捐款記錄 >
      • 捐款記錄 2022
      • 捐款記錄 2021
      • 捐款記錄 2020
      • 捐款記錄 2019
      • 捐款記錄 2018
      • 捐款記錄 2017
      • 捐款記錄 2016
      • 捐款記錄 2015
      • 捐款記錄 2014
      • 捐款記錄 2009 - 2012
  • 東莞萬江佛堂
  • 活動點滴
    • 法會總集
    • 素宴
    • 結緣
    • 供修及開示
    • 其他活動
  • 佛門資訊
    • 認識密宗
    • 蓮花生大士
    • 何謂仁波切
    • 佛歌傳送
    • 文章分享
    • 火供知識
    • 煙供知識
    • 放生知識
  • 義工招募
  • 贊助邀請
  • 聯絡我們
不為自身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善心從一粒米做起】 

一個很窮的人聽了因果布施的道理,
對禪師說:等我有錢以後,一定廣修供養,做一些濟世救人的事業。
等你有錢以後再行布施,那你永遠不會有錢,也不會布施。
為什麼呢,師父?
因為富有從布施中來呀!
我很貧窮,連飯都吃不飽,該怎麼辦呢,師父?
禪師從那人碗裡夾起一粒米,停了一會,
說:以一顆真誠恭敬的愛心,從一粒米做起。
是的,從一粒米做起,從少吃一粒米做起!
少吃一粒,幾粒、十幾粒、幾十粒米不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健康,
乃至飢飽,然而對我們無所謂的事情,
對於某些生靈,便是生死攸關的大事。
以一顆真誠、恭敬的心去布施,便會有幾隻,幾十隻,
幾百隻螻蟻小蟲等小小的生命得到飽滿而歡喜怡悅,
我們那顆乾枯、冷漠、僵硬的心,
也因著這種歡喜而潤澤,溫暖柔和起來,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我們的生命由每粒米來養護。
細細想來,“無所謂”的一粒米,
其實是不平凡的,它關係到我們的生命。
把關係到我們生命的無所謂的一粒米,
一滴水節約下來,與其他生命共同分享,
把自己對於有情眾生的愛,溶入到有情眾生中去,
想一想,這份生命的關懷,是何等偉大而快樂呀!
關係到我們生命的小小的一粒米,
它的容量是無限的,
它可以裝下我們無量的慈心、悲心、愛心、同情心與菩提心。
即使小小的善心,也會給我們帶來無量的利息與福聚呀。
禪師慈和地看著那人,安祥地開示。
很多事情,往往不是我們有沒有能力去做,
問題是:你有沒有那樣的願心,肯不肯去做呢?  

證嚴法師:修行不在於找「境界」 

修行學佛,重要的不在於找「境界」,最主要的應是「自然」。每個人來到世間,都帶有一分很美的自然之美;只要多數人受到後天社會習氣的薰習,使得習慣變壞了。若不能順於自然,則所追求的理想常會與環境相違背;只要順於自然,就是美的境界,也就是天性。

學佛,常會聽到「反觀自性」這句話。一般人經常讓心念緣著外境奔馳忘返,不知反觀自照;若能徹底了解自性,便能「明心見性」,這也是修行最主要的目標。

孔子有一回帶學生到龍門瀑布郊游。他站在低處看到急水流花從高處奔瀉而下、溪水滾滾奔流的壯觀情景時,不禁說道:「水瀉兩萬四千尺,浪花直沖四十裡。」可見,龍門瀑布多麼壯觀。

孔子看那雄壯的景色不禁入神,忽然間,他發現遠處有一個人在瀑布的急流中沉浮著,便趕緊要學生準備救人。正當準備之際,水中的人卻一直游靠過來,原來他是在游泳。他在水面上悠哉游哉,還逍遙自地吟詩呢!在這深廣的溪流中,湍急的浪濤對他而言,根本不構成威脅。那位泳者高興地爬上岸後,孔子好奇地問道:「你在激流之中游得這麼逍遙自在,到底有什麼特別的道力?」

泳者簡單地回答:「我並沒有什麼特別的道力,只是喜歡水呀!而且我習慣在水中游泳,並不覺得瀑布的水很湍急,這是我喜歡的自然境界呀!」孔子聽了大有所悟!

孔子對國政曾失望地說:「幫無道則隱。」也就是說,當政治混亂時,他寧願隱居起來;但是,當他看到這位泳者在激流之中仍能逍遙自在時,深深覺悟到:「在險惡、混亂的環境中,只要抱著歡喜、無爭的心態,未嘗不是很好的修養場所。」

人創造環境的美,環境卻無法塑造人的美。在醜陋的環境中,只要有一群祥和的人,環境也會變得祥和美好的。人只要有一口清新自由的空氣、呼吸順暢,就是最逍遙自在的人生。像那位在浪濤中游泳的人,因為喜歡自然環境,因此自得逍遙,沒有人我是非的紛爭。

希望人人時刻點然心燈、反觀自性,不要讓心馳逐於外;只看到別人的錯、別人言語不好聽,而忘了自我反省。  

甚麼是灌頂 ? 

梵文為「阿毗ㄎ一噶」,有「驅散 」及「注入」之涵意,也可以翻譯為「授權」。在修行密法時,首先要有一位具足實證資格的上師,設立本尊壇城,以使密法的修行者,能夠了解此種本尊的實修方法。在本尊壇城中,依次透過用寶瓶的甘露水、咒幔、本尊法相、鈴杵及水晶等具有不同意義的法器,配合修持儀軌,用以驅散行者的所知障及煩惱障,或清淨身口意之罪業,並注入智慧之力,讓受灌者透過不同的觀想,及咒力的加持,覺悟自己心性本質的訣竅,達到內在身口意、氣脈明點當下淨化,成為佛的身語意三門金剛。灌頂使受灌者成熟為修密之容器,猶如世間之授權,從此可聽聞修習殊勝之金剛乘。 

 
首頁 囊謙巴色寺(青海) 佛緣軒 佛門資訊 義工招募    
  囊謙巴色寺近况   認識密宗      
緊急呼籲   活動點滴 蓮花生大士 贊助邀請  
  囊謙巴色寺有限公司 法會總集 何謂仁波切  
多紥仁波切簡介 最新消息 素宴 佛歌傳送 聯絡我們  
上師行程 社會服務 結緣 文章分享
影片分享 鳴謝   火供知識
約見上師 捐款記錄   煙供知識      
      放生知識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
 
© 2012, Nang Xian Ba Se Temple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Web designed by Mike Workshop (MW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