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從一粒米做起】
一個很窮的人聽了因果布施的道理,
對禪師說:等我有錢以後,一定廣修供養,做一些濟世救人的事業。
等你有錢以後再行布施,那你永遠不會有錢,也不會布施。
為什麼呢,師父?
因為富有從布施中來呀!
我很貧窮,連飯都吃不飽,該怎麼辦呢,師父?
禪師從那人碗裡夾起一粒米,停了一會,
說:以一顆真誠恭敬的愛心,從一粒米做起。
是的,從一粒米做起,從少吃一粒米做起!
少吃一粒,幾粒、十幾粒、幾十粒米不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健康,
乃至飢飽,然而對我們無所謂的事情,
對於某些生靈,便是生死攸關的大事。
以一顆真誠、恭敬的心去布施,便會有幾隻,幾十隻,
幾百隻螻蟻小蟲等小小的生命得到飽滿而歡喜怡悅,
我們那顆乾枯、冷漠、僵硬的心,
也因著這種歡喜而潤澤,溫暖柔和起來,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我們的生命由每粒米來養護。
細細想來,“無所謂”的一粒米,
其實是不平凡的,它關係到我們的生命。
把關係到我們生命的無所謂的一粒米,
一滴水節約下來,與其他生命共同分享,
把自己對於有情眾生的愛,溶入到有情眾生中去,
想一想,這份生命的關懷,是何等偉大而快樂呀!
關係到我們生命的小小的一粒米,
它的容量是無限的,
它可以裝下我們無量的慈心、悲心、愛心、同情心與菩提心。
即使小小的善心,也會給我們帶來無量的利息與福聚呀。
禪師慈和地看著那人,安祥地開示。
很多事情,往往不是我們有沒有能力去做,
問題是:你有沒有那樣的願心,肯不肯去做呢?
對禪師說:等我有錢以後,一定廣修供養,做一些濟世救人的事業。
等你有錢以後再行布施,那你永遠不會有錢,也不會布施。
為什麼呢,師父?
因為富有從布施中來呀!
我很貧窮,連飯都吃不飽,該怎麼辦呢,師父?
禪師從那人碗裡夾起一粒米,停了一會,
說:以一顆真誠恭敬的愛心,從一粒米做起。
是的,從一粒米做起,從少吃一粒米做起!
少吃一粒,幾粒、十幾粒、幾十粒米不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健康,
乃至飢飽,然而對我們無所謂的事情,
對於某些生靈,便是生死攸關的大事。
以一顆真誠、恭敬的心去布施,便會有幾隻,幾十隻,
幾百隻螻蟻小蟲等小小的生命得到飽滿而歡喜怡悅,
我們那顆乾枯、冷漠、僵硬的心,
也因著這種歡喜而潤澤,溫暖柔和起來,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我們的生命由每粒米來養護。
細細想來,“無所謂”的一粒米,
其實是不平凡的,它關係到我們的生命。
把關係到我們生命的無所謂的一粒米,
一滴水節約下來,與其他生命共同分享,
把自己對於有情眾生的愛,溶入到有情眾生中去,
想一想,這份生命的關懷,是何等偉大而快樂呀!
關係到我們生命的小小的一粒米,
它的容量是無限的,
它可以裝下我們無量的慈心、悲心、愛心、同情心與菩提心。
即使小小的善心,也會給我們帶來無量的利息與福聚呀。
禪師慈和地看著那人,安祥地開示。
很多事情,往往不是我們有沒有能力去做,
問題是:你有沒有那樣的願心,肯不肯去做呢?
證嚴法師:修行不在於找「境界」
修行學佛,重要的不在於找「境界」,最主要的應是「自然」。每個人來到世間,都帶有一分很美的自然之美;只要多數人受到後天社會習氣的薰習,使得習慣變壞了。若不能順於自然,則所追求的理想常會與環境相違背;只要順於自然,就是美的境界,也就是天性。
學佛,常會聽到「反觀自性」這句話。一般人經常讓心念緣著外境奔馳忘返,不知反觀自照;若能徹底了解自性,便能「明心見性」,這也是修行最主要的目標。
孔子有一回帶學生到龍門瀑布郊游。他站在低處看到急水流花從高處奔瀉而下、溪水滾滾奔流的壯觀情景時,不禁說道:「水瀉兩萬四千尺,浪花直沖四十裡。」可見,龍門瀑布多麼壯觀。
孔子看那雄壯的景色不禁入神,忽然間,他發現遠處有一個人在瀑布的急流中沉浮著,便趕緊要學生準備救人。正當準備之際,水中的人卻一直游靠過來,原來他是在游泳。他在水面上悠哉游哉,還逍遙自地吟詩呢!在這深廣的溪流中,湍急的浪濤對他而言,根本不構成威脅。那位泳者高興地爬上岸後,孔子好奇地問道:「你在激流之中游得這麼逍遙自在,到底有什麼特別的道力?」
泳者簡單地回答:「我並沒有什麼特別的道力,只是喜歡水呀!而且我習慣在水中游泳,並不覺得瀑布的水很湍急,這是我喜歡的自然境界呀!」孔子聽了大有所悟!
孔子對國政曾失望地說:「幫無道則隱。」也就是說,當政治混亂時,他寧願隱居起來;但是,當他看到這位泳者在激流之中仍能逍遙自在時,深深覺悟到:「在險惡、混亂的環境中,只要抱著歡喜、無爭的心態,未嘗不是很好的修養場所。」
人創造環境的美,環境卻無法塑造人的美。在醜陋的環境中,只要有一群祥和的人,環境也會變得祥和美好的。人只要有一口清新自由的空氣、呼吸順暢,就是最逍遙自在的人生。像那位在浪濤中游泳的人,因為喜歡自然環境,因此自得逍遙,沒有人我是非的紛爭。
希望人人時刻點然心燈、反觀自性,不要讓心馳逐於外;只看到別人的錯、別人言語不好聽,而忘了自我反省。
學佛,常會聽到「反觀自性」這句話。一般人經常讓心念緣著外境奔馳忘返,不知反觀自照;若能徹底了解自性,便能「明心見性」,這也是修行最主要的目標。
孔子有一回帶學生到龍門瀑布郊游。他站在低處看到急水流花從高處奔瀉而下、溪水滾滾奔流的壯觀情景時,不禁說道:「水瀉兩萬四千尺,浪花直沖四十裡。」可見,龍門瀑布多麼壯觀。
孔子看那雄壯的景色不禁入神,忽然間,他發現遠處有一個人在瀑布的急流中沉浮著,便趕緊要學生準備救人。正當準備之際,水中的人卻一直游靠過來,原來他是在游泳。他在水面上悠哉游哉,還逍遙自地吟詩呢!在這深廣的溪流中,湍急的浪濤對他而言,根本不構成威脅。那位泳者高興地爬上岸後,孔子好奇地問道:「你在激流之中游得這麼逍遙自在,到底有什麼特別的道力?」
泳者簡單地回答:「我並沒有什麼特別的道力,只是喜歡水呀!而且我習慣在水中游泳,並不覺得瀑布的水很湍急,這是我喜歡的自然境界呀!」孔子聽了大有所悟!
孔子對國政曾失望地說:「幫無道則隱。」也就是說,當政治混亂時,他寧願隱居起來;但是,當他看到這位泳者在激流之中仍能逍遙自在時,深深覺悟到:「在險惡、混亂的環境中,只要抱著歡喜、無爭的心態,未嘗不是很好的修養場所。」
人創造環境的美,環境卻無法塑造人的美。在醜陋的環境中,只要有一群祥和的人,環境也會變得祥和美好的。人只要有一口清新自由的空氣、呼吸順暢,就是最逍遙自在的人生。像那位在浪濤中游泳的人,因為喜歡自然環境,因此自得逍遙,沒有人我是非的紛爭。
希望人人時刻點然心燈、反觀自性,不要讓心馳逐於外;只看到別人的錯、別人言語不好聽,而忘了自我反省。
甚麼是灌頂 ?
梵文為「阿毗ㄎ一噶」,有「驅散 」及「注入」之涵意,也可以翻譯為「授權」。在修行密法時,首先要有一位具足實證資格的上師,設立本尊壇城,以使密法的修行者,能夠了解此種本尊的實修方法。在本尊壇城中,依次透過用寶瓶的甘露水、咒幔、本尊法相、鈴杵及水晶等具有不同意義的法器,配合修持儀軌,用以驅散行者的所知障及煩惱障,或清淨身口意之罪業,並注入智慧之力,讓受灌者透過不同的觀想,及咒力的加持,覺悟自己心性本質的訣竅,達到內在身口意、氣脈明點當下淨化,成為佛的身語意三門金剛。灌頂使受灌者成熟為修密之容器,猶如世間之授權,從此可聽聞修習殊勝之金剛乘。